一站式疾病查询与诊疗指南

直肠癌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最佳治疗方案
本页面专注于提供关于直肠癌的详细信息,包括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依据以及治疗方案。
疾病名称:直肠癌
直肠癌病因病机:
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占60%左右)。绝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者约占15%。男性较多见,男女之比为2-3:1。直肠癌临床表现:
1.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脓血便、里急后重或便秘、腹泻等。 2.大便逐渐变细,晚期则有排便梗阻、消瘦、甚至恶液质。 3.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的必要检查步骤。约80%的直肠癌患者于就诊时可通过直肠指检被发现。可触及质硬、凹凸不平包块;晚期可触及肠腔狭窄,包块固定。指套见含粪的污浊脓血。 4.直肠镜检:可窥见肿瘤大小、形状、部位。并可直接取组织作病检。直肠癌诊断依据:
1.排便习惯及性质改变。 2.直肠指检和直肠镜检发现在直肠内质硬、不规则之包块。取组织病检可证实。直肠癌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1.手术治疗。 2.局部非手术治疗:包括直接电灼、液氮冷冻等。 3.放射治疗。 4.化疗。 5.免疫治疗。
用药原则
1.手术前行肠道准备时,以口服庆大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及灭滴灵、大量饮水辅以肠内营养药。 2.术中术后除继续输液及应用抗生素外,尚需视具体情况输血、人体白蛋白等。 3.术后如发生并发症,除调整应用敏感抗生素外,加强支持及对症治疗实属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