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疾病查询与诊疗指南

阿耳茨海默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最佳治疗方案
本页面专注于提供关于阿耳茨海默病的详细信息,包括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依据以及治疗方案。
疾病名称:阿耳茨海默病
阿耳茨海默病病因病机:
阿耳茨海默病是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病因目前认为与多巴胺能神经末梢释放减少及大脑神经细胞核酸含量减少有关。可能属于常染色体不全显形遗传。衰老过程、内分泌功能减退、机体解毒功能减弱以及机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自由基损伤等与发病有关。病理改变特点为广泛的大脑皮质萎缩(尤以额叶、颞叶更明显)。显微镜检查可见皮质神经元脱失,有老年斑及神经原结节增多及颗粒空泡变性。本病无明显的性别差异,50岁以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主要临床症状为痴呆。阿耳茨海默病临床表现:
1.起病隐袭,以遗忘为最早期、最突出的症状,近记忆力丧失更为突出。 2.继而出现进行性智慧减退:反应迟钝、判断力和理解力下降,重复语言和无意义的重复动作等。 3.部分病例在病程中出现老年性谵妄。少数病人以此起病。 4.也可有局灶神经征状:失语、失认、失用等。 5.随着疾病进展,最终严重痴呆,卧床不起,出现并发症。阿耳茨海默病诊断依据:
1.50岁以后发病。 2.起病隐袭。 3.早期出现遗忘症状。 4.进行性智力减退,出现痴呆。 5.可有局灶性经症状。 6.CT或MRI脑扫描可见脑萎缩和脑室扩大。 7.已排除引起痴呆的其他脑部疾病,尤其应排除脑血管病性痴呆。阿耳茨海默病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1.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以支持与对症治疗为主。 2.使用神经营养剂(氨酪酸片包括神经生长因,细胞生长肽等肌注治疗。 3.采用按摩、理疗、被动运动。 4.对晚期病人应加强护理。早期应加强智力、行为、语言、生活方面的自理恢复及功能锻炼。
用药原则
1.早期轻型病例治疗以基本用药为主。 2.中、晚期病例治疗包括基本药物、药典药物和新特药物。加强支持对症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