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病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由于供应脑的动脉(主要为颈内-中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两个脑供血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引起相应动脉分布脑组织暂时性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脑局限性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偏身麻木、讲话不清等症状,该病为常见病,5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高,男性比女性高,其表现为发病快、历时短、在24小时以内可以完全恢复,多次发作可发展为完全性卒中(大中风)即短暂脑缺血的反复发作常常是严重脑梗塞的警报,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预防大中风的重要手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表现:

1.发作呈突然起病,症状与体征根据影响的动脉系统而不同,可维持2、3分钟至30分钟甚至更长,但不超过24小时,发作频率不定,有几年内发作1-2次者,亦有一日数次发作者。 2.颈内动脉病变时,典型症状为同侧失明、对侧偏瘫与感觉异常,主侧半球(通常为左侧)颈动脉缺血时可表现失语伴对侧轻偏瘫,偏盲亦是常见症状。 3.椎基底动脉系统受累时,其表现为头晕、眼花、走路不稳、眩晕耳鸣,严重时意识模糊、双目失明或复视、单侧或双侧肢体无力与感觉异常、倾倒发作、构音障碍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依据:

1.突然的、短暂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发作,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常有反复发作史; 2.临床症状刻板地(椎基底动脉系统受累时常可有变化)出现; 3.发作间歇期无神经系统体征; 4.起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有脑动脉粥样硬化体征; 5.无颅内压增高,并与癫痫、晕厥、内耳眩晕症等相鉴别。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


1.对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发病的治疗。 2.抗凝治疗。 3.血管扩张剂。 4.降血脂、降低血粘度; 5.血管手术,切除血管内膜和硬化斑或血管扩张支架成形术。 6.对症治疗。


用药原则


1.对高血压、动脉硬化要及时予以治疗; 2.近期发生且发作频繁者可立即使用肝素静脉滴注;新近报道应用低分子肝素疗效好、副作用小(尤其是肝素引起出血的副作用)。 3.发作次数较少者可口服新双香豆素一类抗凝剂。 4.对偶发者,在使用抗凝剂前,可使用阿司匹林、潘生丁、苯磺唑酮等药物。力抗栓(Ticlid)活血素口服液是更为有效的新特药物。 5.低分子右旋糖酐可帮助降低血粘度;血管扩张剂及中药根据具体病人慎用。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参考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