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狂犬病


狂犬病病因病机:

狂犬病又名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犬、猫、狼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亦可由染毒垂液污染各种伤口粘膜甚至结膜而引起感染。此外偶可通过剥病兽皮、进食染毒肉类、吸入蝙蝠群聚洞穴中的含毒气溶胶而发病。人对狂犬病毒普遍易感,被病犬咬伤而未预防接种者,其发病率平均为15 ̄20%(可高达70%);为病狼咬伤后的发病率较高,平均为50%。发病与否与咬伤部位、创伤程度、局部处理情况、衣着厚薄以及疫苗注射情况等因素有关,国内报告全程疫苗注射后的发病率为0.15%,未注完全程者为13.93%。本病在87个国家有流行,主要流行于东南亚、亚洲及拉丁美洲地区。发达国家由于对人和狗进行预防接种而使本病得到控制。国内很多大城市本病已基本绝迹,但中小城市、农村及边远山区仍有病例发生。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的主要传染源为病犬,其次为猫和狼。而发达国家由于狗的狂犬病已被控制,本病主要由野生动物如狐狸、食血蝙蝠、臭鼬、浣熊等传播。近年来注意到流行区一些外观“正常”的犬、猫也可引起狂犬病。狂犬病临床表现的特征为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本病重点在于预防,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100%。
病因
(一)传染源:发展中国家的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犬,人狂犬病由病犬传播者约占80~90%,其次为猫和狼。患病动物唾液中含有多量的病毒,于发病前数日即具有传染性。隐性感染的犬、猫等兽类亦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病毒自皮肤损伤处进入人体。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
(三)传播途径: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兽医、动物饲养者与猎手尤易遭感染

狂犬病临床表现:

症状
潜伏期长短不一,短的10日,长的1年,多数1~3个月。
典型病例临床表现分为三期:
(一)前驱期:大多数患者有发热、头痛、乏力、纳差、恶心、周身不适等症状。对痛、声、风、光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约50~80%病人伤口部位及其附近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蚊走感。这是由于病毒繁殖刺激周围神经元引起。本期持续1~4日。
(二)兴奋期或痉挛期:患者多神志清楚而处于兴奋状态,表现为极度恐惧,烦燥,对水声,风等刺激非常敏感,引起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
恐水是本病的特殊症状,但不一定每例均有,亦不一定早期出现。典型表现在饮水、见水、流水声或谈及饮水时,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故患者渴极畏饮,饮而不能下咽,常伴有声嘶和脱水。
怕风亦本病常见的症状,微风、吹风、穿堂风等可引起咽肌痉挛。其他如音响、光亮、触动等,也可引起同样发作。本期持续1~3日。
(三)麻痹期:痉挛减少或停止,患者逐渐安静,出现弛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为多见。眼肌、颜面肌及咀嚼肌亦可受累。呼吸变慢及不整,心搏微弱,神志不清,最终因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本期约为6--18小时。

狂犬病诊断依据:

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12~30×109/L不等,中性粒细胞多在80%以上。
2.免疫学试验。
(1)荧光抗体检查法。
(2)酶联免疫技术检测狂犬病毒抗原:可供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之用。
(3)病毒分离:病人唾液、脑脊液或死后脑组织混悬液可接种动物,分离病毒,经中和试验鉴定可以确诊,但阳性率较低。
(4)内基小体检查:从死者脑组织印压涂片或作病理切片,用染色镜检及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内基小体,阳性率约70~80%。
诊断依据
1.病前有被病犬、猫、狼等咬伤或抓伤史;或被病兽垂液接触破损皮肤、粘膜史。 2.被咬伤部位先出现痛、痒、麻木、如蚁爬样感等,随之出现恐水、怕风、兴奋、流涎、发作性肌痉挛等表现,最后出现呼吸、回圈衰竭而死亡。病程一般不超过7天。 3.患者的垂液、脑脊液接种分离病毒阳性并经中和试验鉴定可确诊。

狂犬病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
本病无特效治疗,病死率极高。加强对病人的监护治疗,可延长存活时间。应做好病员的隔离及医务人员防护工作。 1.隔离于单独病房,避免声、光、水等刺激。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对症支援疗法:如呼吸麻痹可气管切开人工呼吸;狂躁痉挛者应用镇静剂。
治疗
(一)一般处理:单间隔离病人,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医护人员最好是经过免疫接种者,并应戴口罩和手套、以防感染。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须严格消毒。
(二)加强监护:患者常于出现症状后3~10日内死亡。致死原因主要为肺气体交换障碍、肺部继发感染;心肌损害及循环衰竭。因此,必须对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加强监护。
(三)对症处理:补充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烦燥、痉挛的病人予镇静剂,有脑水肿时给脱水剂。必要时作气管切开,间歇正压输氧。有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时,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强心剂。
(四)高价免疫血清与狂犬病疫苗联合应用:高价免疫血清10~20ml肌注,也可半量肌注,另半量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同时行疫苗接种。
用药原则
1.本病无特效治疗,一旦发病,病死率极高。 2.根据病情对症处理,如有脑水肿者用脱水剂,呼吸衰竭时加呼吸兴奋剂,并发感染者加用抗生素等。 3.病程早期有条件可试用“C”中的药物。
辅助检查
1.典型病例检查专案“A”则可; 2.如欲进一步明确病原学诊断,应选“B”中的任一项; 3.鉴别诊断有困难者,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C”中的任一项。但临床诊断成立者,不必进行这些检查,以免造成浪费和引起交叉感染。
疗效评价
待定
专家提示
本病是所有传染病中最凶险的病毒性疾病,无特效治疗,病死率几近100%,因而重点在于预防。一旦被病狗或病兽咬伤,应立即进行彻底严格的伤口局部处理,同时应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医院或卫生防疫部门有疫苗供应),有条件应尽可能同时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本病绝大多数由病犬咬伤所致,因此,对养狗应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按规定对家犬进行免疫接种。为了尽量避免您和他人患狂犬,建议家庭不要养狗!

狂犬病参考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