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疾病查询与诊疗指南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最佳治疗方案
本页面专注于提供关于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的详细信息,包括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依据以及治疗方案。
疾病名称: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病因病机:
本病是由角膜内皮异常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其病变包括角膜水肿,角膜内皮膜增生,房角粘连,虹膜萎缩性改变和继发青光眼。本病好发于20—30岁女性。单眼发病,无遗传倾向。患者有单眼视力模糊及不适感。80%以上患眼都有角膜内皮、虹膜、房角异常改变及青光眼。早期用药物常能控制眼压,但随着病变不断发展,青光眼及角膜水肿逐渐加重,最终需行滤过手术及角膜移植术。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临床表现:
1.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 2.继发青光眼; 3.虹膜萎缩、瞳孔移位和虹膜孔形成。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诊断依据:
1.多发病于20—30岁女性,单眼发病; 2.角膜水肿; 3.眼压增高; 4.虹膜萎缩,瞳孔变形,虹膜形成孔洞; 5.房角粘连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1.对症治疗:降眼压及消除角膜水肿。 2.手术治疗:滤过手术及角膜移植术,适合于眼压及角膜水肿难以用药物控制者。
用药原则
1.角膜水肿为主者用高渗盐水及素高捷疗眼膏等滴眼,高眼压者加用塞吗心安滴眼,必要时可用乙酰唑胺及甘露醇等降低眼压。 2.手术后用抗菌素及激素类滴眼液滴眼,必要时可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同时药物散瞳。 3.如做角膜移植,可用环孢霉素A口服或滴眼。


